蜂窩性組織炎護理指導

一、何謂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是真皮及皮下組織被常見的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所感染之一種疾病,侵犯到皮下脂肪層呈現如蜂窩狀發炎現象。

二、容易產生蜂窩性組織炎之病人:

(1)糖尿病病人末梢肢體血液循環差,傷口不易癒合,常造成傷口感染局部壞死而演變嚴重壞死性筋膜炎須截肢,因此要更小心。
(2)痛風病人的關節容易受尿酸結晶的侵蝕,而有受損、發炎及疼痛情形,因此要更小心細菌感染。
(3)靜脈曲張、心臟衰竭、肝硬化及腎病症候群病人,因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容易發生。
(4)嬰兒、老人、營養不良及免疫缺乏者,抵抗力較差,如果有傷口產生,易致細菌入侵。
(5)香港腳病人,黴菌侵犯皮膚黏膜,易劇烈抓癢而將細菌帶入傷口。

三、蜂窩組織炎有那些症狀?
紅:傷口及其四周表面潮紅。
腫:受傷部位表面輕微隆起,像是疹狀或是水腫。
熱:被感染部位較其他正常部位溫度稍高。
痛:患處會持續疼痛,甚至在下床活動時,腫脹疼痛更加劇烈。
四、蜂窩組織炎如何治療?
(1)使用口服或點滴注射抗生素,以控制發炎症狀。
(2)傷口需維持清潔乾燥。
(3)若形成壞死組織或膿瘍,須由外科醫師做切開引流及清創處理。
五、注意事項:
(1)隨時勤洗手,避免將雙手的細菌帶入傷口內。
(2)皮膚傷口不論多微小,都應該注意傷口是否有感染現象發生。
(3)冰敷可止痛,患肢必須休息及適當抬高,以減輕腫脹不適及水腫。
(4)密切觀察患部皮膚之紅腫、溫度及疼痛情形是否加劇。
(5)熬夜及抽菸、酗酒,易造成血管收縮,降低血液循環及免疫力,影響傷口癒合,致復發蜂窩性組織炎,建議戒除菸酒及改善作息。
(6)患有糖尿病、痛風、肝功能不佳或免疫力較差的人,平時更要注意全身皮膚的完整性及變化。
(7)下肢循環不良及感覺較差者,應請他人協助測試水溫,以免燙傷產生感染的危險性。
(8)多攝取高蛋白飲食及充分休息,以增加抵抗力。
 

制定日期:109.09  前次修訂日期:111.03.07  最近修訂日期:113.03.01

蜂窩性組織炎護理指導衛教單張

衛教者簽名:_________ 家屬簽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