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護理指導

一、什麼是便秘?
便秘指的是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硬、排便困難並需要用力,且排完後尚有殘便感;又以女性好發高於男性。

二、造成便秘的原因:
1、飲水不足:腸道內殘留水分少,糞便容易變得乾燥堅硬。
2、纖維食物攝取不足:飲食較精緻或吃得太少,使得纖維食物不足,糞便量減少及無法刺激腸道的蠕動。
3、排便動力缺乏:如老年人、多次妊娠女性及過胖者,均會因腹肌衰落而易引起便秘。
4、情緒因素:緊張、壓力、憂愁或思慮過度,均會影響傳導排便的神經,使腸胃蠕動功能低下,造成便秘。
5、疲勞:經常勞累的人,因其腸蠕動機能不足易引發便秘。
6、藥物作用:造成便秘的藥物以抗乙醯膽鹼性質藥物為主,如抗憂鬱劑、抗精神劑、止痛劑、安非他命、減肥藥及含可待因的咳嗽藥、鈣離子阻斷劑等。
7、運動不足:長期久坐、活動量小或長期臥床的人,其腸蠕動不足容易產生便秘。
8、習慣不良:無定時排便習慣或經常拖延如廁的人、瀉劑與灌腸劑濫用均會使結腸運動及排便反射鈍化造成便秘。
9、疾病因素: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不足、慢性腎病、電解質不平衡(高血鈣、低血鉀、低血鎂)腸道阻塞、腫瘤、肛門疾病、腹腔內腫瘤或神經損傷等皆會引起便秘。

三、如何預防、改善便秘與注意事項:
1、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胚芽米、麥片、豆類、水果、蔬菜及海藻等食物,高纖食物可增加糞便重量及刺激腸蠕動。
2、多喝開水:每天補充1500至2000cc左右的水分,讓糞便維持適當軟硬度,特別是起床後喝一杯冷開水更有助於排便。
3、益生菌中之比菲德氏菌種能改善便秘,可以選用粉狀、膠囊類型或是發酵乳、優酪乳型式以促進腸道健康。
4、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5、適當的運動:因運動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增加腹壁肌肉和其他排便肌肉的收縮力量,使其較易排便;每日行走 30~60分鐘或每週運動 3~5次。
6、勿養成服用瀉藥的習慣:長期依賴瀉藥排便,久而久之會使排便功能衰退,導致無法自然排便。
7、按摩腹部:於飯前或飯後一小時進行腹部按摩,以結腸方向、順時鐘、輕壓力之方式,每日按摩 15 分鐘或 20 圈,每週五次,讓腸胃道得到適度的刺激,增加排便功能。
8、保持正常規律的飲食、生活作息及找出造成便秘的原因並加以解決實為最方便且便宜之道。
9、應注意有無警訊症狀:近期發生或加劇的便秘或腹瀉,糞便變細、排便習慣改變、血便或糞便潛血陽性、貧血、體重減輕、噁心嘔吐或大腸癌家族史,如果有應就醫詳細檢查。
 

制定日期:109.09  前次修訂日期:111.03.07  最近修訂日期:113.03.01

便秘護理指導衛教單張

衛教者簽名:_________ 家屬簽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